繁體
|
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(檢舉)
分享
新浪微博
QQ空间
人人网
腾讯微博
Facebook
Google+
Plurk
Twitter
Line
標題:
[
日常趣事] 何謂:吟詩都吟唔甩
[打印本頁]
作者:
瞬間轉移
時間:
2020-4-20 11:58
標題:
何謂:吟詩都吟唔甩
回看古時文人
常以吟詩作對來排難解紛
如:曹植的七步成詩。
(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 相煎何太急?)
典故出自:
南朝劉義慶的《世說新語-文學》: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。應聲便為詩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帝深有慚色。
曹植是曹操的四兒子,從小就才華出眾,很受到父親的疼愛。曹操死後,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。因為曹植和曹熊(第五子)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,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。曹熊因為害怕,自殺了。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。最終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,曹丕勉強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,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,否則殺無赦。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。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: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,於是便放了曹植。
就這樣吟首詩便能解除困境
又或是逃出生天
相反問題解決不了
便是:吟詩都吟唔甩
詩論點:
然而吟詩作對
其實作對也有異曲同工的效用
郤又沒有聽過『對對都對唔甩』
何解?
作者:
讓一切隨風
時間:
2020-5-3 12:18
仲未見班才子蒲頭
睇來冇人答到妳
作者:
遊閒風
時間:
2021-6-3 10:37
這只是每個時期的所謂潮語
古代文人的其中一種愛好
就是吟詩作對
很自然就會用這個模式
看看對方是否有才之士
便會用對對或吟詩的方法去作試探
如能做到
便會對對方有所敬重
自然也算是將問題解決
所以在古代來講
吟詩是一種甩身的方法
但有些情況是不可以用吟詩的方法去解決
才會出現『吟詩都吟唔甩』的講法
當然在古代沒有流行『對對都對唔甩』的講法
也就沒有這句潮語流傳下來
作者:
讓一切隨風
時間:
2021-6-6 12:52
終於見到風少出現
為此主題解讀
這樣的解說也算合理
歡迎光臨 多姿多采 創作與製圖論壇 (http://colorful.joinbbs.net/)
Powered by Discuz! 7.2